NEWS

正笙法律事務所

(高雄張景堯律師)最高法院認為對造上訴不合法,維持離婚判決

20
JUL

(高雄張景堯律師)最高法院認為對造上訴不合法,維持離婚判決

裁判字號:最高法院 112 年台上字第 1327 號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台上字第1327號
上  訴  人  A01                           
訴訟代理人  江信賢律師
            蔡麗珠律師
            蘇榕芝律師
            鄭安妤律師
被 上訴 人  A02                                   
訴訟代理人  張景堯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離婚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年2月22日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第二審判決(111年度家上字第12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條第2項定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準用之。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適用法律之職權行使,所論斷:兩造於民國98年9月9日結婚,均在被上訴人父母經營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越南廠工作,婚後育有4名未成年子女,共同居住於越南租屋處。上訴人於104年3月5日在越南租屋處毆打被上訴人成傷,嗣兩造又失和,被上訴人於110年2月27日離家而與上訴人分居,上訴人則於翌日以自殺威脅被上訴人返家,再於同年3月10日以語音訊息辱罵被上訴人,對其施以精神上之家庭暴力行為,致其無法繼續與上訴人共同生活,而於同年5月6日獨自返臺租屋居住,並另結交男友即訴外人甲○○而違反婚姻忠誠義務。審酌兩造自110年2月27日分居後,除聯繫子女事宜外,已無實質之溝通及互動,婚姻名存實亡,已生重大破綻而難以回復,且上訴人對於兩造婚姻破綻之發生確屬有責,被上訴人違反婚姻忠誠之行為,加深兩造婚姻之破綻,亦可歸責,兩造之有責程度相當。又上訴人於兩造婚姻發生破綻及分居後,負責照顧子女,惟此本屬其為人父之義務,尚不能據此即認定被上訴人之有責程度較重。從而,被上訴人依民法第1052條第2項規定請求離婚,為有理由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已論斷者,泛言未論斷、論斷矛盾或違反論理、經驗法則,而非表明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亦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末查,原審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就本件所涉爭點,依自由心證判斷事實真偽,俱已說明心證之所由得,對其餘無礙判決結果而未詳載部分,亦表明不逐一論駁之旨,尚非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附此說明。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6   月  2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沈  方  維
                                法官  鍾  任  賜
                                法官  陳  麗  芬
                                法官  蔡  和  憲
                                法官  方  彬  彬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秀 月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7   月  7   日